61. 如何打通高风险客户管控的最后一公里?
近期监管机构出具的行政处罚公开信息显示,未对高风险客户开展定期审核成为金融机构反洗钱处罚的重点之一。政策方面,与高风险客户管理相关的主要问题包含: 1. 高风险客户决定性因素未明确具体标准、评定执行尺度不一、个人主观判断倾向明显。 2. 高风险客户强化尽职调查措施等照搬监管法规要求,未能对操作流程进行细化。 3. 高风险业务禁止高风险客户准入,仍然维持业务关系。 4. 系统评分逻辑错误导致高风险客户极少,与实际情况不符。 5. 风险因素认识不全导致客户实际风险评级结果未被准确评定。 6. 业务部门将洗钱高风险客户作为重点客户进行拓展。
62. 差异化客户管理,你用对了吗?
差异化客户管理,不论是从金融机构合规与风险控制要求,还是从客户自身的价值贡献度考量,对金融机构整体的经营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差异化客户管理?怎样进行差异化的客户管理?本文以金融机构合规与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阐述。政策方面,目前金融机构在业务实践当中,由于差异化的客户管理不到位体现出的问题,例如: 1. 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制度不完善,新客户和存量客户适用同一套评分指标体系。 2. 高风险客户评定执行尺度不一、主观判断倾向明显。 3. 未考虑客户风险变化情况,如无人工干预,绝大多数客户长期维持准入时的低风险等级。
63. 受益所有人2.0升级版强势来袭,开启BO新玩法~
应用场景:支持用户验证原先识别出的受益所有人当前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有变化,提示用户核验结果。支持“单一企业”、“批量企业”两种模式下的受益人核验。 模式一:单一企业受益人核验。输入企业名称、原受益人名称,点击“单一核验”。系统自动识别原受益人是否已经发生变化。如已发生变化,系统提示“核验不一致”;如未发生变化,系统提示“核验一致”。 核验不一致,说明原先识别的受益人已经发生变化: 核验一致,说明原受益人暂未发生变化: 模式二:批量企业受益人核验。支持用户以清单形式上传企业及原受益人,系统自动判断并回显核验结果。
64. 强化尽职调查,科技赋能,风险为本
伴随金融机构“风险为本”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客户尽职调查工作正逐步走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阶梯式管理新阶段。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客户群体,尽职调查的强度和重点也有所不同。实务当中强化尽职调查的问题表现和难点在哪里?金融机构如何做好企业客户的强化尽职调查?本文以上述问题为核心,为您详细拆解企业客户的强化尽职调查。 强化尽调的问题表现 政策方面,金融机构客户强化尽职调查的核心问题仍聚焦于“有效性不足”。具体表现为: 1. 高风险客户强化尽调无实质性内容支撑。
65. 图文攻略 | 数据清洗补全,企业定期年检
功能一. 数据清洗补全 企业数据治理的价值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提高数据质量,改善决策支撑;(2)统一商业实体定义,提高业务响应速度;(3)对关联客户进行数据分析,有效改进业务流程;(4)保证系统间共享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可控性、通用性与正确性,充分实现数据的全面共享应用。 企查查专业版“数据清洗补全”功能,基于业务视角的数据整合,提供可视化在线作业,通过向导式的简易操作,将数据质量评估、质量核验和质量整改进行流程整合,形成完整的数据质量管理闭环。 • 数据补全。是指用户上传的原始数据中,企业名称存在缺失,系统将自动补全企业名称,并导出正确的企业名称。例如企业名称为“ABC信息技术(上海)有”,系统自动识别并补全为“ABC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66. 一文全解 | 专业版尽职调查报告
后疫情时代,机构业务开展和企业经营活动线上场景激增。企查查专业版以风险为导向,整合多源数据,借助技术赋能数字化客户尽职调查,为专业用户提供线上增强型尽职调查报告,开启尽职调查新模式。 尽职调查报告大体分为法律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业务尽职调查和其他尽职调查。例如,金融行业以了解客户为重心的客户尽职调查报告。尽职调查报告的目标,是要在足够充分的信息支撑下,助力用户形成对企业负面(风险)或正面(价值)的判断,最终做出合理并高质量的决策。 一份优质的尽职调查报告,应当包含以下三点:(1)现状描述与问题分析,表达内容可量化;(2)风险发现与价值评估,意见表达合理定性;(3)后续调整和改进策略。
67. 小痕迹,大管理!专业版为您开启“痕迹管理”的正确方式
企查查专业版,通过尽职调查、风险监控两大版块,部署“痕迹管理”相关功能。下文将通过三个问题,带您充分了解企业客户风险管理中“痕迹管理”的重要性,并详解专业版对应功能的操作流程。 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让“小痕迹”助推精细化风险管理,变“被动”为“主动”管理,有效规避痕迹主义。企业客户的风险控制,为何需要进行“痕迹管理”?首先,风险的形成原因。风险,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触发,而是多元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风险事件的出现,正是多元因素集中爆发的“信号”。对风险信号采取“痕迹化”管理,不仅给事后监督、检查留下了可供考察、评估和佐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依托历史痕迹的对比,为有效复盘并发现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弥补风险控制和管理环节中的短板,提升精细化企业客户风险管理打下基础。
68. 从流程设计到实践落地,金融机构如何实现数字化反洗钱业务管理?
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 2021年7月10日G20第三次部长级会议,重申支持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和9个地区反洗钱组织(FSRBs)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强烈支持FATF正在进行的修订受益所有权透明度现行建议的有关项目.企查查专业版推出金融机构反洗钱综合管理解决方案,围绕国际国内反洗钱监管形势,以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为应用场景,依托行业知识广度与深度沉淀,借助企业大数据 积累和技术能力转化,打造金融机构数字化反洗钱业务管理新模式。
69. 【原创】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自评估·国内外实践分析及政策理论研究
【摘要】“洗钱风险自评估”,是当下中国金融机构正在开展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风险管理实践工作之一。这项工作的难点不仅在于其覆盖业务和客户的全面性,更在于其对数据和指标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和精确度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其广度跨越所有分支机构和业务条线,且深度涵盖每一个具体产品和服务的细微环节。上至总行层级的统计扎口管理,下到分支机构层级的数据提供,细分指标维度的权重赋值和存量数据的质量把控,都可能影响最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基于对国外相关实践的解读、国内政策的比较、FATF的方法论学习以及实践层面的思考,探索落地实施该项工作的方法和策略,并结合上一篇《“风险为本”之风险的认识与自评估》展开具体模型搭建和指标设计方面的阐述。识别、评估并理解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是国家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洗钱风险评估的结果,无论其覆盖范围如何,可以为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程度有用的信息,来支撑机构自身的风险评估
70. 【原创】《非自然人客户受益所有人识别操作指导手册》
非自然人客户的受益所有人识别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工作的重要组成。自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235号文正式发布以来,金融机构立足国情探索并拥有了一套适用自身的方法论。但实践中,该项工作仍存在客户多样化导致概念外延放大、方法理解差异和后续应用场景模糊等适用方面的问题。本手册将以政策为导向,并尝试从概念、方法和目标三者相结合的角度,在充分阐释反洗钱视角下受益所有人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以案例形式呈现对识别方法的梳理,希望能够对一线实践有所帮助,助力提升对非自然人客户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