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融机构反洗钱行政处罚相伴而来的,是一轮轮的后续整改工作。不论是从新客户的业务关系建立,还是存量客户的问题治理角度,反洗钱行政处罚的后续整改,不仅是对已发现问题的修正和现有流程的优化,更是预防未来重现历史问题、进一步满足日益提升的风险防控要求的重要契机。
下文将从反洗钱处罚现状分析入手,探索以识别高风险客户为核心、机构主动自查发现问题,并进一步落实后续整改的解决方案。
一、现状与分析
根据监管及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反洗钱行政处罚整改过程中体现的难点问题,总结如下:
1、客户尽职调查的整体目标和局部目标难统一,导致各个业务部门的局部目标与客户风险管理这一整体目标在实际整改过程中出现偏离。
2、反洗钱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职责划分难界定,业务部门无法也较难单从反洗钱视角出发,进行相应的客户管理及风险控制。
3、从当前已发现的个别高风险客户出发,金融机构难追溯辖内潜在的、其他相同或者相似特征类型的高风险客户。
4、技术手段支撑难到位,业务人员缺少强有力的工具和平台支撑对大批量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并提炼风险。
正是由于后续整改工作面临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实际执行推进难度较大。最终的整改效果可能仅是局部范围内的有限整改,甚至是短时间内的部分问题整改。随着时间流逝和业务的持续开展,反洗钱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依然存在重现的可能。
二、解决方案探索
以客户尽职调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后续整改工作,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可以分成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来看。这里的内部和外部,是指立足于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部门自身,从管理部门自身及相关业务部门两个不同的维度出发:
1、内部视角。存量客户整改的首要难题体现在客户基数较大,庞大数量的客户群体在缺乏工具和平台支撑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某一部门的若干业务人员,较难聚焦于真正的“高风险”客户群体。因此,借助完备与高效的工具和平台,准确提炼“高风险”客户群体,缩小需要人工进行排查和干预的群体范围至关重要。
2、外部视角。由于“数据”和“业务”这两者在金融机构内属于不同的业务条线或部门管理,后续整改需要在“数据”和“业务”两者之间构建桥梁或建立机制,以达到反洗钱要求之下、“客户”级别的信息修正和完善。但现实情况是不同业务条线或部门所管理的系统对相同客户的表达方法和表现形式各异,当下统一按照反洗钱口径进行调整和转变,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
因此,借助结构化与客观、全面的信息和平台,达成多视角下对“客户”及其“风险”的一致性理解,进而推动从底层数据层面,落实客户尽职调查的后续整改,将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批量客户专项自查整改
企查查专业版尽职调查从批量客户准入风险识别开始,建立起批量客户疑似空壳判断、批量客户历史变更排查、批量核验受益所有人“四位一体”的专项自查方案,以扎实的数据为基础,深入业务场景的专项功能为驱动,助力金融机构落实后续整改涉及的存量客户信息治理和高风险客户追溯排查等相关工作。
批量客户准入风险识别
风险信号,不仅需要全面、多源的信息收集,更加需要精确的业务定义和严密的逻辑方法。批量客户准入风险识别,依托结构化数据和多视角融合的风险评估框架,助力金融机构更快锁定高风险客户群体。
功能入口
结果导出
批量客户疑似空壳判断
从“企业”和“企业主要人员”两个基本维度出发,构建注册信息异常、治理结构异常、经营活动异常、网络关系异常和人员活动异常五个子模块,助力用户更快速识别并定位疑似空壳企业。
功能入口
结果导出
批量客户历史变更排查
存量客户太多,无法快速找出哪些客户曾经发生了信息变更怎么办?
专业版尽职调查·批量企业年检,帮助您快速找出历史发生过信息变更的企业。这里的信息变更包括:①企业名称变更;②法定代表人变更;③注册资本变更;④注册地址变更;⑤经营范围变更和⑥股东变更。
功能入口
页面呈现
批量核验受益所有人
受益所有人是否发生过变更,如何进行批量查找?
专业版尽职调查·批量受益人核验,通过一次上传需核验的企业及其原受益所有人名称,可定向完成对批量企业受益所有人变更与否的检查,并通过页面高亮显示“不一致”,提示用户检查变更企业,同时支持对核验的最终结果予以导出,作为业务自查的底稿留存。
功能入口
页面呈现
唯有主动、积极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准确锁定“高风险”客户群体,缩小问题所在的客群范围,才能真正做好“风险为本”理念下、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更好地迎接反洗钱现场检查并推动、落实后续整改。
企查查专业版尽职调查,目前已为国有银行分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保险、信托等诸多机构提供反洗钱与合规管理、授信客户风控等深入场景的数字化赋能,同时亦全力支持并推动“风险为本”转型下的强化监管与落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