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户快速做对决策
风险为本 · 全生命周期管理
扫码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400-088-8275
在线咨询
51. 【原创】“风险为本”概念及政策全梳理
反洗钱管理理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当属“风险为本”。“风险为本”一词的来源、背景以及政策条款的具体描述是怎样、业务实践层面应当如何理解、并有效落地指导工作,是业内关注度较高、也是问题较多的领域。一方面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推动业务实践,另一方面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更具有指导性。 本文以“风险为本”为关键词,对国际标准、国内政策按照条款正文、条款注释以及时间线进行了全面梳理,条文中涉及的英译中翻译结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官方或作者所在机构观点。“风险为本”的概念,根据2012版FATF新40项建议(FATF Recommendations 2012),这一概念的原文表述是“Risk-Based Approach”,简称RBA。 2012版新40项建议英文原版提出“风险为本”概念的同时,也对金融机构(集团)、特定非金融行业和职业在实践工作中如何理解并运用这一原则做出了解释。除了正文部分以外,建议关注正文最后、对相关建议的“注释”部分。
52. 【原创】受益所有人识别疑难问题解析线上座谈(文字版)
12月10日由企查查和方达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线上直播座谈活动圆满结束,本次节目的主题是《受益所有人识别疑难问题解析》。关于受益所有人识别,自央行2017年235号文、2018年164号文发布以来,监管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执行标准,金融机构在落地实践过程中也基本掌握了一套适应机构自身风险偏好、以及适应外部客户风险状况的识别方法和途径。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疑点和难点较为集中的问题,例如从法律的视角如何看待受益所有人、受益所有人中一些概念的理解、涉及到境外注册企业的穿透识别、和免识别、简化识别等交叉认定的问题。本期文案对直播节目内容以文字版形式进行了整理,希望能给到实践层面一些启发和帮助,更好地协助金融机构有效落实对非自然人客户的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
53. 【原创】【金融机构反洗钱与账户合规管理线上座谈文字版(上)】
企查查和徵悠咨询于2020年11月19日晚,联合举办了以“金融机构反洗钱与账户合规管理”为主题的线上座谈。本次座谈节目线上观看达到6300余人次,针对落地实践层面集中度比较明显的观众提问,嘉宾和主持人共回答了11个主要问题。为了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在此通过文案的形式将访谈内容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座谈节目的文字版内容将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从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尽职调查和账户管理体系认识的角度,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回顾,下篇将重点对答疑环节的内容集中进行梳理和反馈。
54. 【原创】【金融机构反洗钱与账户合规管理线上座谈文字版(下)】
反洗钱监管力度加大,处罚越来越严。一线人员作为反洗钱的第一道防线,不仅要求能够熟练掌握政策,还要能够在实践业务当中灵活把握并用好政策工具,对个人能力方面是一个挑战。张老师作为实践探索层面的领路人,能够给到我们的一线业务人员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分享吗?首先,个人有兴趣和意愿去研究反洗钱,才是一个相对好的开始。关于如何提升个人反洗钱工作水平,个人意愿占了很大比例,是否能够从中发现乐趣,或者能不能因此有获得感或成就感,例如发现并且报送一笔可疑交易,被立案并被侦破,是可以有很高的成就感。 其次,需要找到对的方法,一直以来我个人的方法就是要吃透反洗钱法律法规,然后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个方法可能需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反洗钱的内涵和外延加起来涉及的面非常地广。做好反洗钱,理解政策和制度是必须的,但并不是要求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至少提到一些关键条款或者需要解决某个实践问题,能够很快联想起来出自哪份文件。对于政策的学习,可以一点点建
55. 【原创】“类空壳”公司数据分析报告(下)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利用企查查全量企业大数据分析,透过数据特征强化对“类空壳”公司的认识,将进一步增进对其客户的了解程度,并以此出发点,探索有效防控“类空壳”公司输入性风险的手段与措施。公司登记地址信息异常。公司的注册地址属于公司“身份信息”的重要属性,“地址”不仅代表着一家在册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归属地,同时也是有别于其他公司主体的特征指标之一。此外我们也注意到,随着依托互联网开展经营活动的现象客观存在,对于注册地址高度重合这一特征将难以直接定位属于“类空壳”公司,仅能作为其中的判断条件之一。
56. 【原创】“类空壳”公司数据分析报告(上)
“类空壳”公司是基于空壳公司特征概念和识别基础之上,通过多维度关联规则挖掘、衍生出的具有潜在风险暴露的公司主体。空壳公司是指在注册机构登记注册、没有实体经营、或者缺少实体经营所必需资产的法人实体。而“类空壳”与空壳的区别主要在于,通过空壳公司主体的显性身份特征,依托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结合实践案例而实现的,对潜在空壳公司的数据信息抽离和甄别。 由于空壳公司可用于隐藏或掩饰资金所有权,通常被用以过渡资金使用。从账户管理的角度,在客户准入环节予以发现和拦截,相对后期账户资金交易的监测及管控而言,风控关口前移,管控效果更佳。而对于“类空壳”公司的甄别,相比较已知的、以类似“黑名单”为表现形式的公司主体而言,将进一步助推对客户主体身份风险的前置预警。
57. 空壳查查,十问十答
10月22日晚,企查查举办了SaaS产品系列之“空壳查查”相关的在线直播知识分享,直播结束以后,我们也陆续收到了一些同行和朋友相关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期问答汇总的形式,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复,同时再次感谢大家对本次直播的关注与支持。欢迎同业和更多的朋友试用并给到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大家提供更多维、更精确、高可用性的基于数据智能的产品,为商业决策和风险控制提供支撑平台,是企查查产品设计的终极目标。
58. 【原创】银行账户合规管理认识之政策与实务—政策篇
在认识“账户”与“合规”两者的关系之前,先认识钥匙和锁。举例来说,当你拿着钥匙打开了家门的锁以后,你才能够进入家中休息。锁的作用是什么?防盗,用来保护你的个人财产和隐私安全。 现实中,除了一些账户被不法分子非法利用的案例以外,也有很多成功堵截可疑开户、拦截疑似电信诈骗、保护当事人资金安全的案例。“账户”相当于那把钥匙,而“合规”相当于门上的那把锁。这把锁不仅是用来开启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大门,也是客户金融资产和信息安全的有效屏障和保护。 因此,银行账户的合规性管理不仅仅是对账户的风险控制要求,更是对账户全生命周期良性管理的有力推动。
59. 【原创】受益所有人制度解析与实践思考
FATF新40项建议的客户尽职调查部分着重强调了“受益所有人”这一概念,增加了对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在2017年颁布了235号文《关于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受益所有人穿透识别的范围和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首次在监管实践中体现了对这一工作的具体要求。受益所有人(Beneficial owner)是英美法系国家衡平法中的概念用语,衡平法认为财产所有权可以区分为“法律所有权”和“受益所有权”,而“受益所有人”是指拥有受益所有权的人。 证券视角的受益所有人,可以追溯到美国在1934制定的《证券交易法》,该法第13(d)条项下,规定“任何人对目标公司证券取得表决权力或投资权力时,视为该证券的受益所有人”。美国在证券法层面确立了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建立了以受益所有人为核心之一的内部人身份以及股权穿透识别规则体系。
60. 企查查牵手央行,用大数据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201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举办“天府信用通”平台上线仪式。作为合作方之一,企查查受邀参加。“天府信用通”平台是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四川省发改委等8家省级部门,以四川省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为定位发起建立的多维度信息共享、全品类基础征信产品集成、全金融业务场景覆盖、融资需求高效对接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平台旨在协同相关政府部门、各市州政府、金融机构、征信机构以及其他合作方,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生态圈,为小微、“三农”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